杨建顺:行政法典化的容许性——基于行政法学体系的视角
-
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拓展至北京上海 涉及这6类内地人才
-
习言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奔向美好生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这份礼物,是塞尔维亚工人为习近平“独家定制”|习主席的国礼故事⑨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奔向美好生活丨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
逐梦苍穹!中国载人航天三十载
-
“感谢中国兄弟!”
-
辽沈观澜 | 两篇讲话 东北四年
-
泰国六旬教师冀做青年汉语世界领路人
-
稻菽千重浪丨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决定自主研制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生产大尺寸、高性能光电倍增管,一切都将受制于人 在王贻芳找到刘术林之前,他已经带领团队在光电倍增管技术方面进行了3年的艰苦努力。
《学位条例》只关注了学术学位,缺少对专业学位制度的相关规定。具体而言,一是强调了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主体责任,要求学位授予单位强化本单位学位质量保障制度,如果学位授予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可以撤销学位授予资格。
学位制度是我国教育基本制度。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学位法》扩大了学位授予单位的自主权,一方面确立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的自主审核制度,另一方面规定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或学位质量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权撤销相关单位的自主审核资格。回应司法实践分歧 《学位法》在诸多方面做出了新的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司法实践中的各种分歧,有助于解决学位管理中的法律争议。多管齐下构筑起较为完善的学位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相应的,获得自主审核权的学位授予单位通过自我约束、规范管理和加强建设等途径,在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守好这项权力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学位法》则专章对学位质量问题作出规定,将保障学位质量放到了总则的第一条,强调专门的机构负责学位评审评估、质量监督同时,高校应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于统筹分配各级各类人才的工资,在建立涵盖教学和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绩效评价方案基础上,将能力和工作绩效,而非头衔符号作为学术劳动力市场赋薪最核心的准则,合理控制不同层次人才的工资差距。
与此同时,高校薪酬分配向少数高层次人才倾斜,进一步拉大了高校内部的工资差距,削弱了绝大多数普通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逆向激励。然而,许多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合作不仅提高了科学家科研产出数量,更提高了产出质量,国际上许多创新性、突破性成果正是由跨单位、跨学科团队完成的。基于工资差距的OB统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帽子人才与普通青年教师的工资差距有1/3源于符号效应,即由帽子头衔本身,而非能力和工作绩效引起的工资差距。这不仅不利于高校人才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孔雀东南飞和中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也不利于帽子人才在科研团队建设和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方面的长期规划。
而且,高校教师聘期考评、年度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的科研倾向性不仅造成了许多教师在工作时间和精力分配上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也难以体现普通教师工作岗位多重职责的特点和贡献。高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从对少数帽子人才的过度关注,转向对广大普通教师薪酬激励的关注,杜绝为帽子定高价的失序现象,回归人才称号的学术价值和荣誉奖励价值。
一方面,应充分体现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体劳动价值匹配的工资增长机制,切实保障广大普通高校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与生活困境,从专业发展、住房、通勤、子女入学等多方面入手,提高福利项目设计的针对性。(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4-04-23 第3版 大学观察)。作者:胡咏梅 元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23 8:26:12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仅1/5青年教师认可自己工资,帽子人才薪资是普通教师近3倍—— 高校教师薪酬分配存在逆向激励 ■胡咏梅 元静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责。
比如,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均值往往高达普通青年教师的3倍,而剔除由于符号效应带来的工资差异,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均值应为普通青年教师的2倍左右。可见,现行绩效评价体制将个人利益置于团队利益之前,这种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因素加剧了教师间的恶性竞争,直接抑制了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合作的态度和热情。改革路在何方 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以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完善高校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为保障,面对不合理的工资差距和绩效评价体制,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改进和探索。在高校内部,二级院系间的科研绩效分配也依赖于各二级单位的科研产出和课题项目。
其次,坚持经济性激励与非经济性激励相结合,提升教师现实获得感和预期满足感。注重团队工作的过程性绩效评价,记录个体在跨机构和跨学科团队中的阶段性贡献,在年度绩效评价和成果奖励中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激励团队成员长期精诚合作,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
另一方面,改善高校教师工作环境,建立有利于团队合作的激励机制,倡导教师优势互补组建科研团队、集体攻关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课题项目。20192021年,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全国302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772名教师工资微观调研发现,正高级职称教师年总工资分别约为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教师的2.2倍和2.7倍,有国家级和省市级学术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约为普通教师的2.6倍。
现行制度不利于教师间科研合作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教师个体所处岗位层级决定了其工资水平,爬梯式晋升导致教师只能在有限时间内根据考核条件规划未来三到五年工作。最后,创新多元评价方式,分类设计绩效评价体系。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科技资源分配越来越依赖课题竞争,导致各科研单位间通过封闭的手段独享信息、经费等资源。此外,还要注意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以长期激励为主,避免高校教师为追求高绩效,工作行为趋向短视化和功利化,允许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短期内成果难以转化,并依据学科特点延长科研考核周期基于工资差距的OB统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帽子人才与普通青年教师的工资差距有1/3源于符号效应,即由帽子头衔本身,而非能力和工作绩效引起的工资差距。此外,很多高校的科研绩效考评在认定教师成果时,非常重视论文第一作者及课题项目负责人,对于非第一作者、非项目负责人的贡献难以通过有效机制予以认可,而成果认定数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
可见,现行绩效评价体制将个人利益置于团队利益之前,这种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因素加剧了教师间的恶性竞争,直接抑制了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合作的态度和热情。改革路在何方 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应以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完善高校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为保障,面对不合理的工资差距和绩效评价体制,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改进和探索。
现行制度不利于教师间科研合作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教师个体所处岗位层级决定了其工资水平,爬梯式晋升导致教师只能在有限时间内根据考核条件规划未来三到五年工作。比如,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均值往往高达普通青年教师的3倍,而剔除由于符号效应带来的工资差异,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均值应为普通青年教师的2倍左右。
工资溢价产生逆向激励 国内高校在经费预算中不仅普遍存在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偏低的问题,而且存在着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偏低与高薪引进少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矛盾,造成高层次人才与普通教师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此外,还要注意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以长期激励为主,避免高校教师为追求高绩效,工作行为趋向短视化和功利化,允许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短期内成果难以转化,并依据学科特点延长科研考核周期。
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与生活困境,从专业发展、住房、通勤、子女入学等多方面入手,提高福利项目设计的针对性。最后,创新多元评价方式,分类设计绩效评价体系。然而,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滞后,使得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受到挑战。机构间、院系间的资源竞争模式本质上还是由现行绩效评价体制引致的,各类型大学排名、一流学科评估等更强调机构所属成果成就,强化了项目负责人、成果第一署名单位的贡献,从而阻碍了跨单位、跨学科的良性合作。
此次调查还发现,我国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应发工资和年底奖励性绩效分别是中部地区高校教师的1.8和1.7倍,中部地区高校教师的这两项工资分别是西部地区高校教师的1.8和2.1倍。作者:胡咏梅 元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23 8:26:12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仅1/5青年教师认可自己工资,帽子人才薪资是普通教师近3倍—— 高校教师薪酬分配存在逆向激励 ■胡咏梅 元静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责。
然而,许多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合作不仅提高了科学家科研产出数量,更提高了产出质量,国际上许多创新性、突破性成果正是由跨单位、跨学科团队完成的。绩效评价体系需考虑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改变重科研、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绩效考评制度,针对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兼顾型等各岗位类型,分别设计绩效考核标准,以体现不同岗位任务的特点。
这不仅不利于高校人才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孔雀东南飞和中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也不利于帽子人才在科研团队建设和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方面的长期规划。而且,高校教师聘期考评、年度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的科研倾向性不仅造成了许多教师在工作时间和精力分配上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也难以体现普通教师工作岗位多重职责的特点和贡献。
与此同时,高校薪酬分配向少数高层次人才倾斜,进一步拉大了高校内部的工资差距,削弱了绝大多数普通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逆向激励。高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从对少数帽子人才的过度关注,转向对广大普通教师薪酬激励的关注,杜绝为帽子定高价的失序现象,回归人才称号的学术价值和荣誉奖励价值。根据笔者所在团队开展的一项对全国部分高校教师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高校青年教师的薪酬满意度远低于帽子人才,超过八成的青年教师对单位不同职称岗位之间的工资差别感到不满意,仅有1/5的青年教师认为工资可以反映个人在工作中的付出。20192021年,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全国302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772名教师工资微观调研发现,正高级职称教师年总工资分别约为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教师的2.2倍和2.7倍,有国家级和省市级学术帽子人才的年总工资约为普通教师的2.6倍。
另一方面,改善高校教师工作环境,建立有利于团队合作的激励机制,倡导教师优势互补组建科研团队、集体攻关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课题项目。据我们调研统计,有1/3的教师认为本校绩效工资制度不利于教师间的科研合作。
在针对团队进行奖励时,可根据团队成果设立绩效奖励机制,奖励科研和教学团队的重要成果,按团队任务和成员贡献分配绩效奖金,且保证分配结果透明、公开。一方面,应充分体现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师个体劳动价值匹配的工资增长机制,切实保障广大普通高校教师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4-04-23 第3版 大学观察)。在高校内部,二级院系间的科研绩效分配也依赖于各二级单位的科研产出和课题项目。
张震:“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规范蕴涵与立法表达下辖地区今天天气
赵谦:合作规制范式的释义学解读周边地区今天天气
城市天气预报
- 热门
- ABCD
- EFGH
- JKLM
- NPQR
- STWX
- YZ
国际城市天气预报
- 亚洲
- 欧洲
- 美洲
- 大洋洲
- 非洲
合作伙伴
- 中国证监会:本次退市指标调整并非针对“小盘股”
- 广州为何出现强龙卷风和大冰雹?
- 上海“全城花开”
- 气象专家解读广州白云区为何突遇冰雹强龙卷
- 学习时报刊文:谨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几个误区
- 聚焦金融新质生产力,赋能秦淮高质量发展
- 落实新“国九条” 上市公司如何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价值
- 英雄回家丨数说91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国之路
- 暴雨蓝色预警!7省区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广西局地有大暴雨
- 丰收中国舒展最美画卷(乡村新貌)
- 南共市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重启自贸协定谈判
- 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杨浦滨江“变身”记
- 广东-芬兰节能环保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 北京市教委回应入学政策: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在京首演 讲述澳门爱国人士故事
- 焦点访谈:以身作则 以上率下
- 美众议院将针对国土安全部长马约卡斯弹劾条款移交参议院
- 钟华论: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 习言道|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
-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军持续交火 地区紧张局势加剧
- 从丝线经纬中窥见文明之光(金台随笔)
- “山寨兵马俑”网红景区为啥荒废了?
- 南京施行见义勇为基金会专项奖励办法
- 男子皮肤瘙痒3个月 原是甲状旁腺激素紊乱
- 金观平:开局好 预期稳 后劲足
- 乡村新貌丨三代人 一件事
- 陕西部署教育领域不正之风集中整治
- 国台办:希望台湾方面充分考虑有关诉求 尽快恢复直航
- U23亚洲杯:中国国奥队不敌10人日本队
- 福建研制发布181项两岸共通标准 5位台专家加入省级专业标委会
- AI眼中的中国|10张图,看懂一季度中国经济
- 这十年,那些难忘的奋斗故事|再见,阿土列尔村
- 第一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审查完成 总金额超5200亿元
- 北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076.4亿元
- “妈,跟我一起上班吧……”
- 天空视角瞰“丰景”
- 云梦:县安全办、残联联合开展4·15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 湖北特检院为2024“中国航天日”活动护航
- 七部门要求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
-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奔向美好生活丨让每个老年人都能拥有幸福晚年
- 超乎想象!一场联合演习该有的样子!
- 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五一”期间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 什么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这个组织给出了答案
- 《强军一席话(第三辑)》第四集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 91年前的这一天,我们永远铭记!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始信青山不负人
- 赋能千行百业激荡发展活力 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按下“加速键”
- 惊艳了!中国一县 | 说唱县名中的传奇
- 葡萄牙政府拒绝为其殖民行为进行赔偿
- 男孩不慎摔伤右肩 家长“自作主张”险酿祸
- 京津冀三地签订《共建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
- C919大飞机获国航百架大单
- 【央视快评】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要回家了!用明信片方式打开神十七太空之旅
- 重返太空的183天
- 泪目!老英雄用断臂给牺牲的战友们写了一封信……
- CT检查防护不能少 一个视频教你如何免受射线伤害
- “五一”假期要来啦你的旅行目的地是热门选择吗?
- 习言道|“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 成都2024汤尤杯挥拍开赛 中国男女队双双“开门红”
天气资讯





气温排行榜
- 高温
- 低温
排名 | 城市 | 今天气温 |
1 | 卢护锋:信用修复的法理意蕴与制度形塑朱学磊:论法律规范合宪性审查的体系化 | 23~26 ° |
2 | 赵宏:规划许可诉讼中邻人保护的权利基础与审查构造张翔:个人信息权的宪法(学)证成——基于对区分保护论和支配权 | 23~25 ° |
3 | 杨建顺:行政法典化的容许性——基于行政法学体系的视角童之伟:中文法学中的“权利”概念 | 23~25 ° |
4 | 于安:论数字行政法——比较法视角的探讨郑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简析十三届全国人 | 23~25 ° |
5 | 黄宇骁:行政法上的客观法与主观法周佑勇: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法治化及其限度——评新修订的《行政 | 23~25 ° |
6 | 屠振宇:我国宪法修正案技术的反思与重述王锴:基本权利保护范围的界定 | 23~25 ° |
7 | 王锡锌: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的四个模型——兼论中国行政自由裁量王敬波:行政基本法典的中国道路 | 20~25 ° |
8 | 沈德咏 刘静坤:尊严死亡的权利分析与程序规制王天华:主观公权利的观念与保护规范理论的构造 | 20~25 ° |
9 | 周佑勇:我国行政复议立法目的条款之检视与重塑俞祺:论与上位法相抵触 | 17~25 ° |
10 | 丁晓东:从公开到服务:政府数据开放的法理反思与制度完善马岭:中庸之道与宪制文化 | 12~25 ° |
1 | 王旭:大一统国家观的中国宪法学原理于文豪: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合宪性审查职责的展开 | -24~-12 ° |
2 | 彭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紧缺公共医疗资源分配的伦理方案与法律王利明:论个人信息删除权 | -24~-9 ° |
3 | 姚国建:社会权保障视野下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转型陈瑞华:行政执法和解与企业合规 | -23~-12 ° |
4 | 肖蔚云:关于新中国的制宪权爱德华·P·理查兹:作为行政法的公共卫生法 | -23~-8 ° |
5 | 赵谦:合作规制范式的释义学解读张翔:宪法概念、宪法效力与宪法渊源 | -20~-8 ° |
6 | 梁君瑜:行政行为瑕疵的补救王蔚:部门法宪法化的双向流动——以法国法为例 | -20~-8 ° |
7 | 周佑勇: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法治化及其限度——评新修订的《行政张彧:行政协议可撤销的判断标准及其修正 | -20~-5 ° |
8 | 唐冬平:宪法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王建学 张明:论海南自贸港法规的备案审查 | -19~-10 ° |
9 | 许崇德 何华辉:我国新宪法同前三部宪法的比较研究闫尔宝:行政机关单方解约权的行使与救济检讨——以最高人民法院 | -18~-12 ° |
10 | 谭启平:论我国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改革之路李洪雷:人权司法保障视野中的规范涉执行司法赔偿 | -18~-10 ° |
空气质量排行榜
- 最优
- 最差
排名 | 城市 | 今天空气 |
1 | 赵宏:保护规范理论的误解澄清与本土适用叶必丰:集体讨论制度从组织法到行为法的发展 | 7优 |
2 | 林鸿潮:应急行政行为的司法认定难题及其化解武增: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 | 7优 |
3 | 王蔚:走向“超人”:“完美健康权”的期待与悖论刘练军: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辨析 | 7优 |
4 | 张翔:宪法历史的意义——评《新中国宪法发展70年》王旭:依宪治国的中国逻辑 | 7优 |
5 | 黄明涛:具体合宪性审查的必要性及其制度空间田雷:重新定义宪法经典 | 7优 |
6 | 彭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紧缺公共医疗资源分配的伦理方案与法律董茂云:监察委员会独立性地位的三个认识维度 | 7优 |
7 | 刘启川:交警非现场执法的根基及其法治意义翟国强: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双重功能 | 7优 |
8 | 翟晗:“团结”语词的欧陆公法叙事——从思想到制度江必新 蒋清华: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宪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 | 7优 |
9 | 王旭:大一统国家观的中国宪法学原理赵谦 田皓婕:耕地保护四十年:条款价值目标变迁论 | 7优 |
10 | 王敬波:行政基本法典的中国道路杨建顺:以检察听证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 7优 |
1 | 曾祥华:食物权的新发展——整体性食物权陈云良:论公民的疫苗接种义务——兼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 | 381严重 |
2 | 爱德华·P·理查兹:作为行政法的公共卫生法沈德咏 刘静坤:尊严死亡的权利分析与程序规制 | 324严重 |
3 | 张文显:深刻把握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张翔:2019年宪法实施报告 | 273重度 |
4 | 彭錞: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法治困境及出路——基于对41份中央级李忠夏:宪法功能转型的社会机理与中国模式 | 270重度 |
5 | 强世功:宪法的革命性与连续性——从宪法纪念日谈起段磊:论党内法规的明确性原则 | 269重度 |
6 | 商希雪:政府数据开放中数据收益权制度的建构高秦伟:传染病防控中的隔离措施 | 257重度 |
7 | 王旭:合宪性审查中“相抵触”标准之建构田雷:“继续有效”决议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连续性构造——以全国人 | 256重度 |
8 | 何源:保护规范理论的适用困境及其纾解段磊:论党内法规的明确性原则 | 229重度 |
9 | 朱世海: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性质、功能和议程新论秦前红 张演锋: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演进逻辑 | 229重度 |
10 | 宋华琳:中国的比较行政法研究:回顾与展望徐珉川:论公共数据开放的可信治理 | 226重度 |